發布日期:2023-03-19 20:01 瀏覽次數:1次
“西貝開快餐店啦!”
“西貝第五代店麥香村正式對外開始營業啦!”
“而且,店里竟然還賣早點”……
與去年賈國龍高調宣布西貝燕麥面10萬+店計劃不同的是,這次麥香村的開業可以用低調至極來形容,網上幾乎查不到任何關于麥香村的消息。
這么神奇的麥香村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?這次賈國龍又憋了哪些大招呢?帶著一連串的好奇,小編第一時間對麥香村進行了探店。
Oh baby,下面就請屏住呼吸讓我們看圖說話,先來直觀的感受一下麥香村的環境!
(三里屯?優衣庫?非也非也,但也不遠,麥香村所在的餐飲一條街——中國紅街,距離三里屯太古里直線距離不到500米,而對面則是大名鼎鼎的工人體育館,基本上上海最潮的那波人常年都出沒在這里。)
一句話點評:地鐵、大使館、酒吧街、寫字樓這么多的銷售推動都有,地利已占。
(從中國紅街徑直走200米左右,就發現了賈老板的麥香村。)
(進入門店,是上下兩層的設計,公設23個餐位。因為設置了明檔廚房的原因,一樓的面積看起來比較狹小,最多時候也只能容納10幾人同時用餐,一般服務員都會指引你去二樓用餐。)
(上二樓的樓梯位置,是一個大大的廣告牌,放著招牌產品肉夾饃,恍惚中小編好像有了一種來到了西少爺的錯覺。)
(站在二樓,俯瞰一樓。)
(整個門店內部環境在色調上都采取的是高級灰+檸檬黃,整個裝修風格很簡潔,給人帶來一種清爽和放松的感覺。)
(墻上放置的都是飲品,夸一夸麥香村服務人員的著裝,小禮帽給人像是在度假而不是在上班的休閑感覺,害羞的小哥哥只給了小編一個背影。)
如果說環境在您看來和別的快餐店并沒有什么大的區別的話,比較中規中矩,那么接下來的這些亮點,做快餐的同志可要和賈老板好好學習一下了:
1
\\
產品線以蒸為主,提升效率
和西貝以品類為先的產品邏輯不同,這次麥香村的產品邏輯頗有些“顧客自己說了算”的感覺,就像招牌上寫的:一頓好飯。大有只要是做成一頓好飯,什么產品都可以上的意味。
目前在手機菜單上共看到37個SKU和4種套餐的組合。
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是八大菜系無奇不有,湯面是早餐售賣;燕麥面、小鍋燜面、小碗菜、雜糧點心、飲品是中午出售。但是小編還是觀察到除了湯面、燜面、肉夾饃外,菜品都是以蒸為主,這也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真功夫,就必須在效率上下功夫,現有的快餐烹飪形式無外乎“炸(肯德基)、煮(味千)、蒸(真功夫)”,顯然無論是從效率上來說,還是從賈老板所定“一頓好飯”上,蒸,都與此基調更相符。
因為蒸菜能提前預制放在保溫箱里,基本上從小編下完單到上菜,只用了一分半的時間,而燜面系列卻足足等了6分鐘。
2
\\
無紙質菜單,手機點餐,節省人工
最讓小編感到震驚的是,麥香村店里竟然一張紙質菜單都沒有,完全手機自助下單。
據店員說在剛開業當天是有紙質菜單的,但是有了紙質菜單大家都情愿 看紙質菜單,看了半天遲遲不下單,一個人耽誤2分鐘,100個人呢?所以店里還是決定不用紙質菜單,只支持手機掃碼點餐。
(每張餐桌上都會有一個二維碼,掃一掃就可以點餐)
(小編點了一份45元的A套餐)
整個手機點餐環節很流暢,不但效率得到了提升,大家點餐更快,更重要的節省人工,店里從此不需要收銀員崗位,因為也沒有什么服務,基本上整個二樓一個員工就可以搞定。
3
\\
動線設計合理,方便一人食
在面積合理使用上,每家快餐企業都是“寸土必爭”的,麥香村也一樣。
我們觀察到在麥香村60—70平的面積里,動線設計也是十分合理的,利用率做到了極致。比如在一樓二樓都有吧臺式的小桌,一米寬的小過道就能坐下四個人,邊邊角角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說,也充分照顧了一個人來吃飯的顧客,不用再尷尬地面對陌生人,對于快餐企業來說以前一個人占兩個人位置的情況不會再發生。
此外,如果你是四個人、六個人一起來用餐也不用擔心被分開的問題,因為人家的座椅能移動,一個女服務員就能給你現場拼桌。
4
\\
燜面現做,體驗感強
現如今做餐飲真是難,做什么餐飲業態都得講體驗感,可是一個快餐廳怎么讓效率最高才是關鍵,怎么講體驗感呢?一個面怎么煮也不會美麗啊。
在麥香村小編發現,賈老板同樣把西貝的明檔廚房搬到這了這里,顧客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人員工作,還有十幾個卡磁爐擺成幾排,由一個美女大廚現場操作燜面,再配上黑碗底紅蓋子的器皿,引得好多顧客拍照。
5
\\
3天N次調整,產品快速更新
“剛開始我們連冰粥都有,還有蔬菜沙拉,還有手抓飯,現在都不上了。”服務人員向小編介紹。
雖然小編去的時候,麥香村只開了3天,但是和服務人員聊天得知,僅僅三天時間產品就已經調整了N次,為了做好“一頓好飯”快餐,賈老板也是通過不斷試錯,然后迭代出最中意的產品,產品更新的速度和執行力還是值得我們稱贊的。
雖然,這些優點足夠我們消化一陣子了,但是同樣在此次探店的過程中,小編發現麥香村也存在著一些問題。
比如說:
快餐店里賣早餐
交了24小時的房租,卻只營業兩餐,能不能拉長個營業時間在店里賣個早餐呢?這是很多做快餐的老板做夢都想做的事情。
乍一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,但真的有那么美好嗎?
曾經,我們采訪過海盜蝦飯的創始人,他就和我們吐露他曾經也在店里做了早餐,而且還想做有逼格的早餐。為此,他特地從南京請了做小籠包的大師傅,做的產品十分專業,但沒想到原本覺得多了一個營收點的項目,非但沒賺到錢反而每個月賠了2萬元。
我們總是想著拉長戰線、增加營收,卻忽略這里有一個美麗的陷阱:客流夠嗎?人工費用回得來嗎?
其次,說說選品。拿麥香村來說,早餐是小鍋湯面,而很多人并沒有早餐吃湯面的習慣。
對于早餐來說,是吃剛需,吃熟悉,吃性價比,一份見也沒見過的產品還賣到25~29元之間,不知道市場接受度如何?
再者,從顧客角度來說早上的時間十分寶貴,他們沒有很多的時間在店里享用,這也要求了早餐的品類要有外帶屬性,而湯湯水水的湯面可能不太適合。
人均客單價超40元是快餐的生死線
對于正餐來說,100元、200元、300元的人均客單價都沒有什么,只要你環境好產品好,我都可以接受,因為我可能一個月只去一次。
但對于快餐來說,每個星期少則要吃一次,多則要吃4-5次,因為是剛需高頻行為,所以消費者對人均客單價會很敏感。
現有的快餐無論是吉野家、真功夫、田老師、西少爺……都沒有超過40元的,而麥香村的人均卻能做到45元左右,直逼外婆家,這個快餐行業少有的人均價格能否成功,確實有待驗證。
麥香村稻香村傻傻分不清楚
坦白地說,如果不是有意尋之的話,很容易錯過麥香村的店面,因為外表長的太不像快餐店了,而像一個面包店。
再有就是門頭上這句:一頓好飯
小編讀書少,這話語太抽象了,你就告訴我你是賣啥的行不?
沒有紙質菜單,老年人無法順暢用餐
在小編探店的過程中,還發生了這樣的一幕。
有一對年邁的夫婦到店里用餐,因為不太會手機點餐,一直在抱怨店里為什么不放一個紙菜單。
雖然,從營運角度來說節省人工,但是對于一些年紀大了的人來說,確實存在著不會操作、剛點完又忘記了、眼神不好看不清等情況發生。
wifi設密碼,影響效率
對于一個用紙質菜單點餐,要求翻臺率的餐廳來說,wifi可能不是剛需,但對于一個需要用手機點餐的地方,wifi就變成了剛需。
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店里竟然給wifi設計了密碼,于是小編就看到來一個人問一遍wifi的密碼是多少,來一個人問一遍……
其實,真的可以不設置密碼,或在醒目位置標出密碼,效率還能提升。
小結:
探店結束,小編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復,就像麥香村服務員講的那樣:“我們最好的永遠是下一個版本,不斷的優化才是我們”。我們不能對一個新開的店要求太多,發現問題改正過來,正是一個成熟的企業應該有的姿態。
這個時代商人很多,而夢想家卻很少,顯然賈國龍是后者。這個西北漢子心里有一團火,燃燒自己也燃燒了團隊,不管外界怎么質疑怎么去說,他就是要折騰出自己的一條路。我想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是我們每個餐飲老板應該學習的,勇氣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。
麥香村,勇氣足夠,結果會皆大歡喜嗎?
(本文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筑礪運營人員)